整合设备资源,强化科研支撑——电气装备测试公共平台全面上线

编辑:系统管理员 时间:2016-01-26 访问次数:2139

   为全面提升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科技创新能力,加快建设高峰学科,整合资源、凝练方向,争大项目、建大团队、筑大平台、育大成果、作大贡献,学院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导向,以资源集成共享为核心,以提供高度专业化设备和技术为宗旨,于2015年度正式启动电气装备测试公共平台。

电气装备测试公共平台位于浙江大学玉泉校区北门电工厂西3楼。涵盖电磁兼容测试平台、环境测试平台、电子产品通用测试平台、pcb焊接加工平台、机械加工平台等五个分平台。测试及加工领域涉及电力、电子、航空、航天、海洋、汽车、新能源、信息技术、医疗、民用产品等各大领域。目前纳入电气装备测试公共平台的仪器共计42台,设备总资产近1500万元。

(电气装备测试公共平台)

 

打破“封锁”,共享资源

   大型仪器设备的共享是高校及科研机构发展的大势所趋。近年来,国务院、科技部、教育部等相继出台了关于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的相关指导意见。

science杂志曾评价说浙江大学的实验设备先进程度可与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相匹敌。电气工程学院作为浙江大学的老牌院系,先进的实验仪器一直是学院的传统优势,设备总资产近1.5亿,“985211等大型仪器设备近2000台。尽管体量很大,但仪器的使用率和受益面相对不高,用一些“海龟”教授的话来说,就是仪器设备被“锁起来”了。由于缺乏共享机制,导致仪器流通出现了阻滞,很难真正做到与学院的科学研究、学科发展紧密挂钩。

   学院领导充分认识到仪器“封锁”的弊端,顺应设备集成整合的趋势,积极筹划建设仪器设备公共平台,致力于构筑解决学科科研需求的、共享的、统一管理维护的大型平台,尤其是针对需求量大、适用面广、服务对象多的仪器设备,优先保障建设。在院长韦巍的牵头下,经过几年的准备,电气装备测试公共平台终于于2015年度正式上线。

   汇集了大量仪器设备,打造了一个公共空间,实现了从无到有的飞跃。目前平台已为广大师生教学科研、公众创业创新、企业工程师产品研发等提供了强有力的软硬件支撑,带动了经济效益、社会影响力的全面提升。

   以电气装备测试公共平台中的电磁兼容测试平台为例,该平台主要用于开展电子产品的iecenfcccisprgb 等多种标准的测试与整改。随着对电磁污染认知的提升,欧美各国相继制定了较为完善的电磁兼容测试标准,并据此生产了相应的测试仪器。但问题也接踵而至,电磁兼容测试标准种类繁杂,各类仪器的市场准入又较高,无论是校内的实验室还是校外的企业,都很难做到面面俱到。“电磁兼容测试平台针对不同标准集中了多台仪器设备,并且所有设备都是直接从国外进口,有效解决了学科电子产品研发、社会电子产品生产中电磁兼容的问题”,平台仪器管理员葛立坚介绍说,“平台的建设不仅解决了大家的燃眉之急,有效节约了各方的时间、成本,同时也大大提升了仪器设备的利用率与流通率。” 电磁兼容测试平台在过去一年中测试机时数达1100小时,成为了学院大型仪器服务的标杆。

(电磁兼容室)

 

制度先行,提升服务

   平台的有效运转,除了仪器设备到位外,也离不开良好的管理机制。电气装备测试公共平台筹备伊始,便成立了。在此基础上,详细制定了平台仪器预约登记、收费标准等规章制度,规范平台的使用及管理,优化流程,节省资源,提高效能。

   当然,电气装备测试公共平台最重要的意义在于为学院科研提供技术支撑,因此如何更好地服务师生,如何更有效便捷地使用仪器,成为了平台制度建设的第一要义。平台管理委员会考虑到平台的人员有限、设备繁多,传统的人工预约费时费力,网络预约成为了首选。通过与软件开发公司的多次协商,正式上线了界面友好、操作简化的平台预约系统(http://ee.zju.edu.cn/cspt)。目前,平台仪器设备的使用实现了100%的网络预约。“校内人员只需通过浙大统一账号登陆界面,便可以对仪器进行预约,校外人员也只用多做一步注册,这极大地方便了我们的使用。”学院实验室教师卢慧芬说。同时,登陆预约系统后,平台上的四十多台仪器的预约安排一目了然,有效地协调了平台仪器的使用时间,方便广大师生合理安排测试时段,不至于临时出现不必要的“撞车”。

   电气装备测试公共平台的开放时间为工作日8:00-17:00,但为了满足师生对特殊时段的需求,平台允许经过培训后具有独立操作资格的测试者独立使用仪器,原则上实现了平台的24小时开放,尽最大可能为师生及其他测试人员“开绿灯”。

(高加速寿命和高加速应力筛选测试系统)

 

动态调整,持续发展

   在过去的一年中,电气装备测试公共平台从无到有,但要真正实现从有到精的飞跃仍是任重而道远。为此,平台管理委员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长期规划、动态调整,推进仪器设备、经济效益、科研教学三方的良性互动与循环。

   公共平台的建立及良好运转,提升了学院的经济效益,盘活了之前利用率低、甚至“积灰”的仪器设备,这为学院购置新的仪器设备注入了资本、增加了“底气”,也有利于加快现有的但尚未纳入平台的仪器的整合集中,今后学院“985211等专项经费购置的大型仪器通用测试设备都将纳入平台统一管理。新仪器设备的购置也可以通过现有的运行情况及时进行调整,用“数据”说话,对于师生、企业亟需的仪器进行优先采买,对于预约系统中档期满、负荷重的仪器,甚至可以重复购置。通过市场的有效调节,进一步推动平台的做大做强。

   同时,公共平台的持续发展也将更好地支撑和促进科学研究,辅助和提升实验教学,有助于学院集中力量争大课题、建大团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在服务校内之际,延伸至国内外企业、科研单位等,为同行提供各类检测服务,提升社会影响力,增强学术话语权。

   当然,公共平台的管理也应当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以服务对象为本,不断推陈出新。目前,平台管理人员正尝试开发手机客户端等移动终端的平台预约功能,在不久的将来,“动动手指”就可以实现所需仪器设备的预约。

                                                                                      (文/党政办  图/卢慧芬)